发布日期:2017-01-21 10:46:07 来源:江淮机电网 编辑:王杰
江淮机电网1月21日报道 1月19日晚上7点左右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下朱尾村附近发生直升机坠毁事故,现场听到爆炸声,看到浓烟滚滚。报道提到,此次事故得到了泉港区公安局工作人员的确认,泉州市消防部门工作人员还提到,现场有三名伤者并被送医。而根据媒体最新报道,本次坠毁的直升机有可能为中国的武直10。
其实直10发生坠毁事件早就不是这一次了,早在2014年3月4日下午2点左右,一架陆航武直10直升机在渭南固市镇农田去坠毁,据目击者称,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尾翼突然发出一声巨响,随即直升机失控坠入农田。机上人员仅受轻伤,无生命危险。
武直-10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备的一种中型攻击直升机,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款同类机种,其命名为霹雳火,昵称为秦明。由昌河飞机工业公司与哈尔滨飞机制造总公司共同负责研究及发展。武直-10全机净重约5543公斤。其主要任务为树梢高度战场遮断,消灭包括敌地面固定和机动的有生力量,并兼具一定的空战能力。WZ-10未来配合设有顶置瞄具的Z-11轻型直升机取得目标,可完全在接敌隐蔽处发动进攻,故战场生存能力极强。号称“坦克杀手”的武装直升机一直被西方认为是解放军装备中的“软肋”。它的整体作战性能与技术性能,将与欧洲的“虎”式攻击直升机相当;对地攻击作战效能与美国的“眼镜蛇”和意大利的A-129直升机相当。该机除部份光电瞄准系统可见于WZ-9外,更配有FLIR,因此具有有限复杂天气和夜间作战的能力。
直10武装直升机
武直-10采用了先进的液晶显示技术。机载环境对液晶显示器件有特殊的要求:机载环境下常有太阳光直射,因此要求LCD在强环境光下具有较高的亮度和对比度。机载环境要求LCD具有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45℃~65℃)。以上两个方面都是普通民用液晶所不能满足的,通过把AM-LCD应用到机载环境上,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该显示技术研制了高亮度背光源,使显示亮度最高可达到1000cd/m2,彻底解决了强阳光下显示的问题。
并研制了具有减反射功能的滤光片,采用在玻璃表面镀减反射膜技术,降低了强环境光在屏表面形成的反射,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在强环境光下显示的对比度和清晰度。该项目采用了透明加热膜制作技术,研制了高透过率、低吸收率、小电阻透明平板加热器,并研制了闭环温度控制系统,在低温环境下可对液晶屏进行自动加热,在-40℃低温启动时,加热5分钟内就可使液晶屏正常显示,并可保证液晶屏始终工作在合适的温度下,解决了液晶屏不能在低温下正常工作的难题。而且该项目加热器与液晶屏的连接采用了透光性在97%以上的粘接胶粘接,增加了透光性,并使结构得到了加固式座舱布局,窄机身,后3点式防冲撞起落架。主桨由5片全复合材料桨叶构成,直径约为12米,尾桨为11片弹性玻璃纤维宽叶。采传统布局的WZ-10同美制RAH-66相比,不具备雷达隐身的气动结构,而是通过大量采用吸收雷达波长的复合材料和涂装来缩短被敌人发现的距离,同时也达到减轻飞机重量的目的。动力装置采两台欧洲MTR出品的MTR390涡轴发动机。
武直-10可以携带空对空及空对地导弹,可以完全在接敌隐蔽处发动进攻,于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极强。中国在2012年于珠海航展中,公开武直-10与武直-19两款新型攻击直升机。武直-10机首下方配备机炮,并可挂载火箭弹与最多达八枚的反坦克导弹,也可视任务挂载短程空对空导弹。
直升机抗坠毁性
如果飞机出现空中险情,固定翼飞机的驾驶员可以采用了跳伞救生,之后又发展了弹射救生系统。但国外军用直升机驾驶员基本上都没有采用弹射跳伞的救生方法(俄罗斯的卡-50除外)。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旋翼结构使直升机上难以找到一条安全的向上弹射跳伞的通道;二是直升机飞行高度低,向下弹射不大可能。此外直升机有自转下滑降落特性。
所有的直升机都要求有一定的抗坠毁能力。当直升机坠落到地面时,空勤人员应有一定的生存可能性。这个“一定的”是多少,是50%还是70%或其它数值,每种类型直升机不尽相同。这一性能称“抗坠毁能力”( Crashworthiness)。当然这种“坠毁”不包括被炮弹命中起火或在作战损伤情况下的坠毁,而只限于日常飞行因故障引起的坠落。
直升机设计时对座舱、座椅、起落架、机身及油箱密封等采取了特殊措施,坠地时通过部分结构变形和破坏吸收或转化大部分撞击能量,使乘员所受冲击力最小,座舱尽可能保持完整,油箱及装有有毒气体的系统不破裂渗漏。因而,直升机坠地后机体和系统虽然遭到极大的破坏,但换来的是乘员不仅能够幸存下来,而且还能在危险环境中得以生存。
目前,UH-60“黑鹰”直升机抗坠毁能力为95%,米-17系列直升机和直-9系列直升机设计时未进行抗坠毁设计,抗坠毁性能较差。
我国武直10武装直升机的抗坠毁性能很强,早在2001年,武直-10就按时完成国内以前从未做过的耐久性实验,为首飞奠定了基础。由于武直10需要大面积采用复合材料减重,但在中国这方面技术储备不足,复合材料底部抗坠毁特性研究这一重大挑战,602所通过合理选材、优化结构、建立理论模型和准确判别破坏机理,令直升机油箱底部复合材料机构抗坠毁性达到欧美同类水平,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从公开报道来看,本次坠毁的尚有三名人员幸存,并没有出现其死亡的报道,如果本次坠毁的直升机真的为直10,可见其抗摔的可靠性。
安徽省机电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
江淮机电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