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前沿

安徽省高校专业设置取得重大突破

发布日期:2017-03-22 10:02:57     来源:江淮机电网      编辑:whl

  江淮机电网3月22日报道,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6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我省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引领设置全国唯一的“中医儿科学”新专业;首次获批设置国家目录外新专业,全省获批设置国家目录外新专业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二。

  据悉,我省有4所高校获批了2个国家目录外新专业共4个专业点,这是我省高校首次获批设置国家目录外新专业,总数名列全国第二。目录外新专业的审批极其严格,我省高校此前从未获批。本次也仅有上海、北京、江苏、广东等少数省、市高校获批部分目录外专业。这充分表明我省高校在高等教育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引领支撑服务社会经济能力等方面有了显著进步,更是我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高校转型发展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更加可贵的是,安徽中医药大学获批的中医儿科学专业为全国首创,安徽中医药大学也是全国唯一设置了此专业的高校。另外,安徽财经大学、铜陵学院、安徽新华学院3所高校均获批开设互联网金融专业,这是国家首次同意设置互联网金融专业,全国仅有6所高校获批开设此专业,其它3所高校均为部属高校和财经类高校。

  此次我省共有34所本科高校(含独立学院)获批98个本科专业点,其中备案专业85个(全国第八),审批专业13个(全国第五),全部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和战略发展支撑专业,如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据省教育厅高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省全面加快全省高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步伐,建立了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坚持每年定期发布专业结构及社会需求分析报告。 2008年以来,共停招停办1960个专业点,增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点2385个,占现有招生专业点的50%,应用型专业占75%以上。经过优化调整,我省高校引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逐渐增强,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安徽日报)

相关阅读:安徽省精心打造两大就业工程

  3月21日,记者从全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获悉,今年我省将精心打造两大就业工程,即推进就业脱贫工程和实施就业扶持民生工程,全年实现就业脱贫6万人。聚焦大别山区和皖北地区主战场,深入推进就业脱贫工程。实施大别山区精准帮扶精准就业精准脱贫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扶贫驿站、居家就业、转移就业、就业兜底、技能脱贫等八大行动。在金寨县、金安区、岳西县、潜山县等地部分乡镇开展“就业扶贫驿站”试点,制定推进规划,完善扶持政策。出台就业脱贫考核办法,认定第二批省级就业扶贫基地,深化省内扶贫劳务对接,组织就业脱贫服务月活动。实施技能脱贫专项行动,全年培训2万人。

  就业扶持民生工程包括:落实和完善就业援助措施,帮助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开发5万个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兜住就业底线;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办法,开发2万个就业见习岗位。

  据了解,2017年全省就业工作主要目标包括:确保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力争完成7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50%;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更多机电行业新闻,请关注江淮机电网。
分享到:0

安徽省机电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

江淮机电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