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园区报道

一带一路:数说命运共同体(7)

发布日期:2017-05-04 10:39:37     来源:江淮机电网      编辑:王杰

数说命运共同体:中国制造 您选啥?


“一带一路”沿线百姓心中什么最代表中国?美食和文化仅排二、三位


央视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和亿赞普大数据公司,对“一带一路”沿线百姓心目中认为最能代表中国的关键词进行了分析,结果“中国制造”脱颖而出,而品种丰富的“中国制造”中,有很多品种的产量都是世界第一,而在这些当中,“一带一路”沿线百姓最爱中国手机,中国手机在印度、阿联酋、俄罗斯出口最多。


如果用一个印象最深刻的关键词来定义中国,会是什么呢?央视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和亿赞普大数据公司,对“一带一路”沿线7亿多网民的看法进行了搜索和分析,最终聚焦在三个关键词,排在第三位的是“文化”,名列第二的是“美食”;比美食和文化更厉害的是哪一个呢?没错——就是“中国制造”。“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中,有高达48%的网民认为,这是他们印象中最深刻的中国符号。


如果沿着“中国制造”周边的词组继续挖掘,大数据分析的结果中,最能代表“made in china”的词汇是——“品种丰富”。


“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中,有高达48%的网民认为“中国制造”是他们印象中最深刻的中国符号。


中国以外全世界最大的中国商品交易中心


在著名的迪拜“龙城”,建筑群足足有47个足球场那么大。大到发电机、汽车配件、各种家电,小到服装、家具、灯饰、床上用品,几十个大类的几十万种产品应有尽有。您知道吗?这里可是除了中国以外,全世界最大的中国商品交易中心。财源滚滚的生意也让迪拜的投资人开始筹备“龙城”的第二期工程。


琳琅满目的“中国制造”让全球客商挑花了眼,“品种丰富”的中国制造背后,是我国强大的制造能力。


在中国这个世界工厂里,空调的产量占到了全球产量的80%,冰箱占到了54%。洗衣机是52%,微波炉是78%。数码相机全球热卖,中国制造的比例占到了65%;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都离不开的电脑,也是有68%在中国生产。像咖啡机、吹风机、剃须刀、吸尘器这些家电里的小伙伴,中国也拿下了全球产能的46%。当您坐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是否知道,全球有一半的电视机也产自中国。


“一带一路”沿线人民最爱是中国手机


在众多的“中国制造”当中,“一带一路”沿线民众最喜欢的是什么产品呢?大数据挖掘发现,他们最爱中国手机。最近几年,中国手机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这个人口大国今年上半年就从中国进口了1500万部手机。如果来到印度首都新德里,在这个最大的手机批发市场,您几乎可以找到全球所有的手机品牌。世界手机巨头竞争激烈,印度人究竟更爱谁呢?


答案在这里。印度三大报之一的《印度时报》向读者发起了这样一份调查,问世界上最好的十家手机公司是哪些?结果,有五家来自中国的自主品牌企业排进了前十,赚足了印度市场的口碑和人气。


在印度,有9亿多人拥有手机,然而多数还在使用功能简单的手机,智能手机目前只占到了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五。不过这就像四五年前的中国市场,迎来了智能手机市场的分水岭,世界各大手机品牌在这里寸土必争。印度手机市场的店员告诉记者,现在的中国品牌手机品质越来越好,给其它类型品牌带来了竞争压力。


中国手机在印度的成功法宝:本土化设计


中国手机打开印度市场,靠的正是这些敬业的当地好员工。Malik先生是一家跨国手机厂商的高层管理者。他认为,需要针对印度市场,定制打造符合印度人需求的产品,这是最重要的。因此有些厂商就推出了大容量电池,同时,在小城镇和农村里,人民喜欢大声放音乐,所以需要在手机上装更大的扬声器。


对印度市场来说,中国手机虽然算是新来的“菜鸟”,但本土化设计让中国手机迅速打开了局面,现在还有些供不应求。


根据2015年上半年中国手机的统计数据,可以绘制出一张手机产量分布图。图中的每一个光点代表100万部手机,图上所有的光点达到了760个。中国制造的7.6亿部手机,占到全球上半年总产量的半壁江山,其中广东一个省的产量就超过了全中国的一半。


中国制造的这么多手机,其实有77%都卖到了国外。在“一带一路”沿线,记者发现,印度、阿联酋、俄罗斯等几个国家正在大量进口中国手机。


印度、阿联酋、俄罗斯等几个国家正在大量进口中国手机。


中国制造的高端“抢手货”:中国卫星和动车强在哪?


在制造业当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引进卫星、动车等高端制造产品,这对于通信、医疗、出行等与百姓密切的生活改善将起到重要作用,也是作为一个国家进行战略布局的重要途径。而中国在近些年高端制造业水平突飞猛进,不但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当中的亮点,而且受到很多国家和当地百姓的喜爱,同时迅速打开“一带一路”沿线的市场,为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改善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老挝第一颗卫星中国造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百姓享受着中国产品带来的便利,各国企业分享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红利。而各国正在进行的战略布局,在高端装备等各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领域跟中国都有密切的合作。


在北京航天城,一颗为老挝研制的通信卫星即将完工。最近,卫星进行了发射前的最后一次大型地面试验。这个亚洲最大的紧缩试验场,模拟出了卫星在空间的电磁环境,可以检测卫星上的天线和转发器能否正常接收和传输信号。


“老挝一号”卫星总设计师李峰介绍,卫星采用新一代的新载综合电子系统,它把原来的二十几台设备集成到目前的4台设备,大大的减轻了原来的重量。载荷可以多装填60公斤,如果节省下的重量装成燃料,卫星在轨的寿命会更长。


在位于北京的中国空间技术院,设计师告诉记者,“老挝一号”卫星体重大约在3吨左右,这在卫星家族里算是个“中等儿”。选择这样大小的卫星,其实是考虑到老挝的通信和电视转播的实际需求量身订做的,性价比非常高。通过卫星模型可以看到:两个大耳朵一样的家伙是卫星的天线。在太空运行时,两只大耳朵是完全张开的状态,单个的直径就有2.2米长。那么这两只大耳朵有什么用呢?它们的作用就是把接收到的信号放大,再传输到地面其他地方。


就在今年11月份,“老挝一号卫星”将在我国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也为老挝即将到来的40岁生日平添了几分喜气。


“老挝一号”正在进行发射前最后阶段的测试。与此同时,在老挝首都万象,卫星地面站也刚刚建成,正在对监测控制卫星的设备做最后调试。卫星信号接收塔静静坐落在湄公河边。


“老挝一号”卫星是老挝拥有的第一颗卫星,没有卫星,老挝的近700万人口看电视只能靠地面的有线系统,这也就意味着线拉不到的地方就看不了电视节目。“老挝一号”卫星发射以后,通过它搭载的22路转发器,能同时播出60到80套电视节目,那样,即使在光纤到不了的地方,也可以看电视、打电话了。


除了老挝,出口到巴基斯坦的中国卫星已经在人们头顶3600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白俄罗斯购买的卫星正在中国加紧制造。目前中国的卫星销往了六个国家,其中的一半在“一带一路”沿线提供服务。今后全世界会有更多的人们分享到“中国制造”卫星带来的便利。


在吉隆坡市近郊的一间厂房里,马来西亚的年轻人加入到了列车制造的产业中来。


中国动车改变马来西亚生活


在马来西亚,来自中国的动车组,已经有了50多列在卖力地奔跑。这些动车现在已经承担了马来西亚铁路干线上超过80%的载客量。


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市中心出发的列车可以抵达马来半岛的任何一个市镇。走上站台,人们等待着中国制造的列车,送来的高速与便捷。


而在吉隆坡市近郊的一间厂房里,马来西亚的年轻人加入到了列车制造的产业中来。高级技师阿立夫说,他一直对火车工业很有兴趣,之前刚开始的时候是一名技师,现在已成为高级技师。


工程师穆罕默德?苏莱曼原来是作为马来西亚铁路公司的代表,在中国湖南的株洲负责监管甲方订购的动车生产。工程结束之后,苏莱曼毅然决定要跳槽来到乙方工作。苏莱曼认为,如果马来西亚公司和中国的公司达成了合作关系,相关的技术就会转移到一些马来西亚本土企业。


在不久的一个月之后,穆罕默德和阿立夫亲手组装的305号动车就会交付马来西亚铁路公司,运行在连接吉隆坡和巴东勿刹的新路线上。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轨道列车正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火车头。动车组、地铁、内燃机车,这些中国制造已经整车出口到全球65个国家,其中超过一半(33个)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随着近期第一列动车组运抵马其顿,中国制造的诚意也敲开了欧洲国家的大门。


品质高,价格优,中国高端制造诚意十足。中国核电技术也已经在以巴基斯坦的核电项目、以及阿尔及利亚的核能合作等为中心,开发沙特阿拉伯、罗马尼亚、埃及等国的市场。


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超过2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一位。如果把20万亿看成一个国家的GDP,可以排在全球第五,相当于世界排名前二十的(13位)韩国、(14位)西班牙和(19位)沙特,这三个国家GDP的总和。这其中,又有十分之一,也就是2.1万亿用来出口。这相当于世界排名34位的马来西亚的GDP。从手机到卫星,从产品到产业,中国制造,总有一款适合您。正在转型升级中的中国制造,将在满足“一带一路”沿线从百姓到国家不同需要的进程中,与各国共享发展的繁荣。


广东鞋厂搬家海外幕后:做创意比做鞋更适合中国


“一带一路”国家有不少工业制造业发展都非常落后,按照经济规律,首先引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符合需要,而制造业之都中国东莞,作为中国制造转型的样本,有很多成熟的制造企业需要寻找更适合它的地方去开厂办公,因此一次大的产业转移正在“一带一路”沿线进行,而如今的东莞,在不少制造企业转出后,却变成了一个创业的天堂,也成为真正的升级典型。


搬家到孟加拉的东莞制鞋厂


“中国制造”正在漂洋过海,而“中国企业”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生根发芽。我国在23个国家建立了77个加工制造、商贸物流等国家级经贸合作区。


在位于孟加拉吉大港工业园的一家制鞋厂。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这些制鞋的机器上写的是2010年在中国东莞制造的。而就在那一年,这家原本在广东的制鞋厂,带着将近一半的设备和一百多号中国员工,千里迢迢搬家来到了孟加拉。


来孟加拉办工厂跟中国相比,最大的困难就是原材料的产业链跟不上,连一个装鞋的包装纸盒都要从中国进口。要知道,这些纸盒来孟加拉到此一游,运费都超过盒子的价格了。所以现在鞋厂的老板下决心要在当地延伸产业链,不久的将来,东莞的鞋盒制造厂,台湾的鞋底生产线,都可能把新家安在这里。


在孟加拉吉大港的这个工业园里,不仅有来自中国的企业,日本,韩国,斯里兰卡的企业也把厂房搬到了这里。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有服装,鞋子,家具,户外用品等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都需要大量的工人。


中国东莞,许多人去楼空的厂房如今成为了创业者的乐园。


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转移 东莞现在发展什么?


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慢慢向更适合它的地方进行转移,而在中国东莞,许多人去楼空的厂房如今成为了创业者的乐园。陈晶就是这其中的一个,她现在正在创办一个3D打印平台。陈晶说,因为整天跟一些创客或者设计师有工作上的接洽。自己发现他们有很多好的创意基于个人的一些经济原因或者一些时间的原因,没有把这些创意落地。


陈晶准确找到了这条产业链里的痛点,一方面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千奇百怪;另一方面,很多设计师的好创意无法变现。而掌握着3D打印技术的企业也没有足够的订单,生产不饱和。企业、设计师和客户三方各有所需,陈晶创立的3D打印网络平台,正好把他们通过网络聚在了一起。


厂家可以通过3D打印网络平台寻找好的创意,陈晶举例说,在东莞有一个做充电器的企业花了很少的钱,就选走了一个创意,结果产品落地以后卖到俄罗斯已经卖了十万件。


“‘不可能’我们的理解是‘不,可能’”,这句话是对“创客”精神的最好写照。


作为中国制造转型的样本,如今的东莞正在进行着产业升级。这个过程,对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很多国家来说,意味着的则是发展的机会。


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额相当于科威特一年GDP


东莞的鞋业正在向缅甸、埃塞俄比亚等几个国家慢慢转移;服装产业逐渐被转移到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同时,棉花产量丰富的国家也加入进来;箱包转移到菲律宾、印尼等国家;玩具类的产品已经同尼泊尔、马来西亚等国建立了不少的生产合作。


产业转移的背后,这些国家吸引的是中国投资。如今,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总投资额超过1600亿美元,占到了全部对外投资的五分之一。这笔真金白银价值几何呢?它相当于石油大国科威特一年的GDP总额。(中国一带一路网)

分享到:0

安徽省机电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

江淮机电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