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制造业“招工难”的背后是更为严重的技术传承断层

发布日期:2019-08-07 10:34:21     来源:江淮机电网      编辑:jyy

    俗话说“工人强则制造业强,制造业强则国强”,“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迫切急需更多具备实力的技术工人支撑,迫切急需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工人完成。但现实情况却是随着用工荒、招工难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制造业企业已经开始出现技术传承断层的严重危机。

  作为技术传承的重要群体,80、90后的年轻人本该受到制造企业的重点扶持和培养,但现实却是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大中专毕业的学生,宁可在社会上飘着、宁可送快递、送外卖,也不愿意进入制造企业当一线工人。制造业越来越不吸引年轻人的加入,在我看来是对制造业的最为致命的打击,一个失去年轻人的行业,就如同一潭死水,发展进步、转型升级都将是空谈。

  今天谁来当工人这个问题?已经不是工人之问、企业之问,更是国家制造业发展之问?



  制造业环境导致年轻人逃离制造业

  “离开这个行业,我的薪资翻了三倍。”万向离开一家供职三年的新能源明星企业时,几乎是哽咽着说出最后一句话。企业在场的人没有说再见,因为这一幕早已习以为常。

  今年20多岁的孙文静在深圳一家工厂上班,工厂、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让她觉得非常无趣。“难道我就要在这三点一线的生活中度过一辈子吗?”同时在厂里从一线普工做到管理层很难,晋升需要相关的学历和人脉关系。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大三的学生夏鹏说,他去年在一家外资化工企业的生产车间实习,原本期待能在实习中增加经验,到工厂后却发现,工厂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很高,每天的工作只是看着生产线上的机器运转,偶尔做一些搬运的体力活儿。而且,许多核心技术来自国外,由核心团队掌握。“工厂需要的是劳动力,不是技术工人。”夏鹏的专业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厂里用不到太多的专业知识,也接触不到核心技术,就算正式入职后,职位晋升的前景也不明朗。看着身边的同学都在公司做销售或自己创业,夏鹏觉得在工厂工作,社会价值不高,还经常要倒白班和夜班。最终,在实习结束后,夏鹏选择了离开。

  平台、薪酬、发展空间、实现自己的价值···已经成为90后逃离制造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可能会有很多人感觉90后的离职都显得都过于草率,但在我看来却不一样,90后成长在互联网时代,接触的信息也远多于父辈,除了追求基本的温饱与物质满足,他们还有更多精神层面的需求,个性也更加鲜明。另外90后对快速成长的期望,远远超越前面任何一代人的想象。但他们在构筑自身竞争力的征途中所遭遇的无助,也远远不被前辈们理解。



 

  互联网为年轻人提供更为优越的工作机会

  工信部赛迪智库产业政策研究所分析认为,近几年,互联网新技术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类似于外卖、快递、网约车这类生活性服务业,成为离开流水线的制造业工人重新就业的主力。

  美团外卖2018年发布的《外卖骑手群体研究报告》中显示,超过270万骑手在美团外卖获得收入,其中外卖骑手的平均年龄在26-30岁左右,35岁以下占比近70%。并且骑手中上一份工作最多的就是制造业产业工人,占比达到31%。滴滴出行在2017年发布的《滴滴出行平台就业研究报告》中也显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共有2108万人在滴滴平台获得收入,其中393万人来自制造业行业。



 

  这些来自于互联网的新兴工作,相比于传统的工厂工作来说,可以说有非常多的优势。

  传统的工厂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机械式的劳动,这种机械式劳动我们可以在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当中看到,这样的劳动不仅枯燥无味,而且对人的生理心理都有巨大的压力。相比于送外卖送快递这样的工作来说,虽然劳累,但实际上工作还是有一定弹性的,如果愿意努力做,其工资和收入水平并不低,一个月赚1万多块钱,对于做得好的快递员和外卖小哥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再加上工作时间其实相对比较弹性,而且也比较自由,这样子的一个工作方式往往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特别是对于传统制造业企业来说,这种差异化竞争优势是非常巨大的。

  制造业在抢人大战中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布局

  在慨叹、抱怨快递、外卖、网约车等生活性服务业从制造业“抢人”时,制造业企业尤其劳动密集型企业主们也在反思,为何工厂留不住工人?

  年轻人选择好平台、高薪酬,这是他们的选择,无可厚非。但实事求是的讲,快递、外卖、网约车并不那么高的职业,过多年轻人涌入,或多或少会造成人力资源的“大材小用”。而当下正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果大量年富力强的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想去工厂,势必会造成工厂的劳动力短缺,在正常生产都岌岌可危的前提下,谈何转型与升级呢?可见,吸引年轻人回到工厂迫在眉睫。


  年轻人变了,我们的企业工厂也应跟着变,如此方能从如火如荼的外卖行业中“抢回”年轻人。

  首先,当然要靠待遇来吸引年轻人。媒体上不时会见到工厂万元月薪依然招工难的报道,但往往噱头成分居多。要达到“定薪”,需要超长工作时间以及周末节假日的加班加点。不仅强度大,平均算下来的时薪也就是一般水平,而且往往在“五险一金”方面缺乏保障。工厂要想真正赢得年轻人的青睐,就必须改变待遇低、强度高、保障少的现状,让他们有足够的获得感,愿把目前的工作当成事业,而非暂时谋生的手段。

  其次,工厂要改变把工人当“机器”看的理念。相比于任劳任怨、埋头工作的父辈,年轻人除了工作,还想要丰富的业余生活。而在很多的流水线工厂工作,除了干活还是干活,整天就是工厂、食堂、宿舍三点之间的单调重复。工厂一方面要改进生产技艺,例如用机器取代工人从事机械重复的工作,而让被解放出来的工人来操作、管理机器;另一方面,也应丰富工人的业余生活,让他们在工作之余,也能有符合年轻人需求的社交、文娱等活动。

  另外,工厂企业还可以采取“换位”手段,来解决年轻劳动力缺乏的问题。过往都是开了企业工厂,等着工人千里迢迢来工作。如今很多年轻人不再愿意背井离乡,不少企业的工人也选择返乡就业,那为何我们就不能将工厂开到劳动力密集的地区去,让年轻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呢?如此,不仅满足了工厂、年轻人双方的共同需求,也能带动更多地区的经济发展,可谓多赢之举。



  最后,政府要进一步降低制造业成本,让制造企业有资格去抢人。有专家就建议,要尽快落实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让制造业企业“轻装上阵”。全面梳理涉企收费清单,大幅度压减不合理收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效降低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对困难企业的贷款周转支持,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帮扶企业。

  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想去工厂,是他们的个人职业选择,他们有着充分的自由,也理应得到尊重。但如果任由“宁送外卖不去工厂”的观念蔓延,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转型、升级都可能会面临更大挑战。因而,招不到年轻人的工厂,与其抱怨年轻人变了,倒不如好好反省下自己为何被年轻人“抛弃”,思考该如何改变才能重获他们的青睐。
分享到:0

安徽省机电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

江淮机电网微信公众号